雷鋒,這個家喻戶曉的名字,他來到這個世界普普通通,離開這個世界平平靜靜,卻在人們心中烙下了一塊深深的印記。雷鋒的名字就像一顆明亮的星星高懸在中華民族現代史的熒屏上,被億萬人民所敬仰、所熟知。下面是關于向雷鋒同志學習黑板報的內容,歡迎閱讀!
向雷鋒同志學習黑板報
雷鋒詩歌
《雷鋒頌》
小草躁動,細芽發顫
綠色吹響了號角
要大舉侵犯這個三月
多年前有一個人也曾這樣來過
他刮一場浩蕩的風
他揮一面進去的旗
所有人都卷起袖子開始忙碌
大的鋼鐵,大的建設風風火火
紅色的思想到處飄揚
四十三年的滄海桑田
總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地方
我們大聲喊一個名字
與生機勃勃的綠色一起
踏響生命的音符
振奮一個民族的風帆
《雷鋒》
一個離我們遠去的身影
他冒雨送大娘和孩子回家
他曾打掃車站為旅客服務
他曾到工地打工來維持生活
在缺少愛的荒原
他是綠樹一絲,春花一朵
在缺少愛的旅途
他是小船一只,大橋一座
三月的鮮花芬芳了他的名字
一個離我們遠去的身影——雷鋒
雷鋒的故事:可敬的傻子
天快暖了,連隊里發放夏衣,每人兩套單軍裝,兩套襯衣,兩雙膠鞋。大家喜滋滋地向事務長領來了衣服。發到雷鋒的時候,他卻說:“我只要一套軍裝,一件襯衣和一雙膠鞋就夠了!”
事務長奇怪地問道“為什么只要一套?”
他說,“我身上穿的軍裝,縫縫補補還可以穿,我覺得現在穿一套打補釘的衣服,比我小時穿的要好上千萬倍呢!剩下的兩套衣服交給國家吧!”
雷鋒對于物質,即使浪費了一丁點兒都覺得心疼。他釘了一個木箱子,里面螺絲帽呀,鐵絲條呀,牙膏皮呀,破手套呀,真是什么都有,他把這叫做“聚寶箱”。
要是車上缺了個螺絲,壞了個零件,他都先到“聚寶箱”里找,能代用的就代用。要是擦車布實在爛得不能用了,他就從“聚寶箱”里找出破手套,洗干凈了作擦車布。至于牙膏皮、鐵絲條什么的,他積到一定數量就賣給收破爛的,得了錢全部交給公家。
雷鋒的生活很簡樸,從來不隨便花一分錢。組織上每月發給他的津貼,他留下一角錢交團費,兩角買肥皂,再用些錢買書,好擴充他的“小圖書館”,其余的錢,全部存入銀行。他穿的襪子,補了一層又一層,最后,完全改了樣,還舍不得丟。他用的搪瓷臉盆,漱口杯,上面的搪瓷幾乎掉光了,他也舍不得買新的。有的同志實在不明白,就問他:
雷鋒呀,你就一個人,沒家沒業的,干嗎這樣苦熬自己?“
雷鋒說:“誰說我苦熬自己?現在的生活,比起我過去受的苦,真是好上天了?!?/p>
又說:“誰說我就一個人,沒家沒業?我們祖國大家庭有六億多人口呢。為了改變祖國一窮二白的面貌,黨中央號召咱們發憤圖強,艱苦奮斗,這樣做不對嗎?”
有的同志就說:“國家那么大,也不缺你那幾塊錢哪!”
雷鋒說:“積少成多啊!每人一天節約一角錢,你算算,全國一天節約多少錢?當了國家的主人,不算這毛帳還行?”
有人說:“雷鋒是傻子,是小氣!”